1月3日,在寒冷的冬季,总有温暖如冬日梅花般悄然绽放,为凛冽的寒冬带来生机与希望。海南大学的学子们,以一场持续12年的爱心围巾捐赠活动,为山区孩子送去了融融暖意。
海南大学爱心艺术团成员正在织围巾。受访人供图
12年前,这个充满爱心的活动开始萌芽。“织围巾不会浪费多少时间,又可起到传递温暖、凝聚人心的作用,挺适合大学生参与的。”这是2011年爱心艺术团的负责人赵红亮老师的想法,次年,赵红亮老师便带领海大爱心艺术团的志愿者们着手开展此项活动。直至今年,这一活动已持续进行了12个年头,每年都有许多充满爱心的海大学子踊跃参与其中,借此向山区孩子表达自己深切的关怀。
每年冬天,海南大学爱心艺术团的成员们便忙碌起来。他们手拿毛线和织针,或在校园静谧角落,或于教室长椅之上,开始编织一条条围巾。“采购毛线完成后,我们定点去摆摊发放毛线,很多同学看到我们的活动觉得很有意义,都纷纷加入织围巾的行列中来。”其中一位爱心艺术团的成员这样说。
2024年从11月起,海大学子的“爱心围巾”捐助活动便开始策划筹备,涵盖从物资准备、分发再到围巾编织等各项工作,最终累计募集到近1000条“爱心围巾”,并在12月23日将这些围巾分别寄往新疆、甘肃、黑龙江等诸多省份的偏远山区。
新疆喀什莎车县阿扎特巴格镇其迪尔托格拉克小学孩子收到“爱心围巾”。受访人供图
爱心艺术团副会长陈静讲述:“不会织围巾的同学会主动拿着毛线来到我们的定点摊位学习,大家聚在一起,往往一织便是一下午。会织的同学,速度快的一下午就能织好一条围巾。”织围巾的针法并不复杂,起针九针一排,很多同学一学即会,并且还能自行设计出各种独特的图案花样,只为把围巾织得更为精美以赠予偏远山区的小朋友们。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志愿者团队中的女同学积极参与这个爱心活动,就连在传统观念里不擅长织围巾的男同学也纷纷加入其中,大家都希望能多织一些,从而使更多小朋友能够收到这份爱心礼物。
让陈静印象最深刻的是,有路过摊位看到该活动的候鸟老人、教师家属,他们也会主动加入活动,而且很多人担心毛线不够,怕织的围巾不够厚实,会自己自发购买毛线。等到活动收尾的时候,大家往往惊喜地发现,筹集到的围巾数量远超当初下发毛线所能织出的数量。
湖南省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双龙镇十八洞村十八洞小学孩子收到“爱心围巾”。受访人供图
当看着孩子们收到“爱心围巾”时那欢快的模样,志愿者们都会很欣慰。一位爱心艺术团志愿者有感而言:“看到山区教师发来的反馈照片,有一个孩子笑得格外天真可爱,露出八颗洁白的牙齿,戴着我们送的围巾,那开心的样子让我也感到很幸福,感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治愈。”
据悉,爱心艺术团计划继续推进该公益活动,将围巾送往边疆军人手中。同时,在未来的日子里,爱心艺术团也拟前往特殊学校,依据实际情形为孩子们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